bet36体育在线市儿童督导员、儿童主任风采展(二)
樟树市洲上乡儿童督导员黄静:乡镇儿童权益的坚定守护者
作为儿童督导员,黄静始终秉持“儿童利益最大化”、“儿童优先、特殊保护”原则,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为辖区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搭建起关爱保护网络。
用心走访,做儿童的“守护者”
黄静以两个“耐心”落实岗位与社会责任:一是耐心摸排,通过21个村委儿童主任定期走访,建立囊括困境儿童15人、留守儿童52人的“一人一档”动态数据库,确保政策全覆盖。二是耐心沟通,链接社工服务、爱心妈妈等资源,开展心理疏导服务,设立心理咨询室、心理沙盘及亲情视频设备,实施“心灵树洞”“成长信箱”等干预项目,为辖区重点儿童提供个案服务,切实解决生活困扰。
用情关怀,以行动诠释担当
黄静整合资源,协同民政、教育、团委、妇联、卫生院等多部门,建立“需求清单—资源清单—服务清单”闭环机制,解决儿童就医就学、心理疏导等难题62件。她组建21个村(居)委儿童主任队伍,开展13次集中培训,指导落实分片负责制,完善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等群体信息台账。针对脑瘫儿童小轩(化名)家庭困境,联动多部门落实最低生活保障、残疾人两项补贴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,协调教师送教上门,并定期探访帮扶,协助家务、学业辅导及康复训练,以精准服务传递政府关怀,助力困境儿童重燃生活希望。
用力助宣,助力儿童教育
黄静通过广播、公众号等多渠道宣传儿童保障服务,组建由村委干部、教师、社工、志愿者组成的宣讲队开展“进村入户讲政策”活动70场,发放手册500份。联合学校推出“安全伴成长”主题班会,以动画、情景模拟等形式传授防溺水、交通等安全技能,并邀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,助力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。她践行儿童友好理念,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保障、送教上门及心理关爱,以“脚踏实地的服务”与“掷地有声的传播”,让留守儿童从“被遗忘的角落”走向“社会的聚光灯”,在乡村振兴中书写护苗新篇章。
躬身儿童事业,以爱浇灌成长。黄静用耐心叩响孤寂心门,以坚持点亮希望星火;用平凡之躯铸就不凡,以“俯首甘为孺子牛”的坚守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,绘就了一幅儿童友好的温暖图景。
樟树市福城街道福城社区儿童主任王细云:社区儿童成长的贴心守护者
王细云,中共党员,福城街道福城社区副主任兼儿童主任,持有初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,2024年获评街道优秀社区“两委”工作者。扎根社区8年来,她整合资源打造“儿童之家”、家长学校等服务平台,建立困境儿童“一人一档”及联系卡,通过精准帮扶、心理关怀与学业指导,以“妈妈、老师、朋友”三重角色助力儿童成长。
全面摸排,建立特殊儿童“成长档案”
王细云以党建引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,将联创共建单位党员干部、社区工作人员、网格员、楼栋长、志愿者等百余人力量编入社区15个网格,收集800余名未成年人基本信息,并建立了困境儿童、流动儿童、残疾儿童信息台账,分网格、分楼栋精准管理。她在党群服务中心设未保服务窗口,通过网格动态更新、议事会倾听儿童需求,并系统学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专业知识,参与街道培训提升服务能力,以“双岗双责”推动党建与未保深度融合,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社区儿童成长,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覆盖。
用心用情,协助申请困境儿童救助
在走访过程中,王细云发现了一名智力语言障碍儿童小哲(化名),与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,家庭困难。她立即行动起来,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,协助小哲的奶奶准备申请材料,成功为小哲申请到了困境儿童救助金。她还积极联系康复机构,为小哲争取到了免费的康复训练机会。等待审核的日子里,她定期上门看望小哲和奶奶,帮忙打扫卫生、购买生活用品,还会陪小哲做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游戏。她还联系了社区的心理咨询志愿者,为其提供心理疏导,帮助排解压抑情绪,鼓励积极面对生活。
入户探访,情暖儿童心田
王细云深知入户探访是了解儿童家庭状况的重要途径,因此,她坚持定期开展入户探访活动。每到一户,她都会与家长和孩子亲切交流,了解孩子的学习、生活情况,询问家庭是否存在困难。对于一些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,她给予了bet36体育在线的关注。她会细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,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,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。
积极宣传,筑牢儿童安全防线
王细云积极通过社区公告栏、微信群、专题讲座等多渠道普及困境儿童救助、残疾儿童康复补贴等福利政策,精准触达有关家庭。同步强化安全教育,定期组织交警、消防员等专业人士开展交通、消防、防溺水、食品安全等主题活动,结合案例演示与互动问答,显著提升儿童安全防范意识,构建“政策+安全”双轨宣教模式,筑牢社区儿童保护屏障。
假日课堂,开启知识成长之旅
每到寒暑假,王细云都会主动联动大学生、退休教师等志愿者,开设“假日课堂”,包括作业辅导、手工绘画、科普实验等多元课程,助力儿童完成课业并拓展兴趣。她每日驻点课堂,统筹学习与生活管理,保障课程有序运行。通过系统性活动设计,既解决家长托管难题,又促进儿童全面发展。其贴心服务赢得居民高度认可,以爱与责任守护儿童成长,成为社区榜样,带动bet36体育在线人参与关爱儿童事业。
王细云,用八年如一日的坚守,将“儿童主任”的职责化作润物无声的守护。以心暖心化坚冰,默默耕耘不言倦,让每个孩子都看见生命的晴空。坚守诠释大爱,平凡岁月自成诗行。
樟树市大桥街道金桥社区儿童主任邹珂:社区儿童成长的温暖陪伴者
邹珂,樟树市大桥街道金桥社区的一名儿童主任。自2022年履职以来,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扎根基层,默默奉献,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社区儿童的成长。
用心守护,筑牢儿童保护防线
邹珂深知儿童保护工作中儿童家庭情况的重要性。她通过实地走访与电话走访相结合完善已有的儿童信息,并定期走访社区内的留守儿童家庭,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。在一次走访中,她发现一名留守儿童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,和爷爷生活,缺乏关爱和照顾,性格变得孤僻。她积极主动与儿童接触,每次社区开展儿童类活动就立即邀请陪伴他参加,帮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。
用情服务,搭建儿童成长乐园
该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,家长多外出务工或为双职工,儿童普遍由祖辈隔代抚养。针对城乡结合部隔代抚养儿童教育缺失问题,创新打造“五色假日课堂”,联动返乡大学生开展科普、书画、心理辅导等200余场次活动,构建学校、社区、家庭“三位一体”支持网络。通过整合大学生志愿资源,既解决儿童课余教育难题,又提升青年社会责任感,社区“儿童之家”成为儿童乐学善成长的温馨家园,实现教育资源与儿童需求精准对接。
用责任担当,践行初心使命
儿童主任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份责任。邹珂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投入儿童工作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一切为了孩子”的初心和使命。她的脚步踏遍辖区每个小区,从困境儿童、留守儿童到流动儿童,从基本情况到成长环境,她用一本厚厚的台账本,记下了辖区内61名儿童的家庭状况、成长需求和个性特点,为每个孩子建立起专属的“成长档案”。她用爱心和责任守护着社区儿童的成长,为他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。
以政策为尺、以爱心为灯。邹珂在城乡交织的复杂场域中,为儿童编织起一张覆盖生活、教育、心理的全方位保护网。儿童工作需带着真心真情,付出更大努力,这份“润物无声”的守护,正是“幼有所育、弱有所扶”最温暖的注脚。
高安市瑞州街道凤仪社区儿童主任陈利:社区儿童的希望守护者
陈利,一名扎根社区五年的儿童主任。多年来,她始终坚守在儿童工作的一线,做那个蹲下来为孩子们系鞋带的人,做那个深夜接听求助电话的人,做那个永远相信“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”的人。因为她深知,当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时,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现在,更是整个世界的未来正在抽枝发芽。
用脚步丈量童心的温度
陈利作为社区儿童主任,扎根一线五年,全覆盖走访家庭,通过对话掌握儿童需求。她协助推动建立社区心理健康中心,化解成长困惑,并开设微信树洞畅通儿童诉求反馈渠道,积极回应困境儿童求助。以“倾听者+守护者”双重角色,将社区打造成儿童情感依托与心理支持的安全空间,用专业与温情守护儿童健康成长。
让困境中开出希望的花
低保户户主吴某是一位单亲妈妈,几年前她的老公因病去世,为维持家庭生计,将孩子安安(化名)托付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,背井离乡,外出打拼。了解到安安(化名)的情况后,陈利收集好的相关材料报送至街道,为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金。此外,她还帮安安(化名)联系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,为他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。在社区、街道和民政局的共同努力下,安安(化名)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起来,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,与同学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。吴某得知儿子的变化,激动地给陈利打电话表示一定努力工作,不辜负大家的帮助和支持。
凝聚力量守护共同的家
陈利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,但一个社区的温度可以无限。她积极与辖区派出所合作策划“儿童防侵害课堂”,与幼儿园合作开展研学活动,准备小礼品鼓励孩子参与。长期关注儿童健康,通过在人流密集处设宣传点、组织志愿者上门宣传等多渠道推宣传公益扁平足矫正项目,鼓励有需要的家长带孩子获取专业检查与建议。针对困境儿童,整合资源组建帮扶联盟,邀请本地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、志愿者团队加入、专业心理咨询与机构加入。她用行动诠释着对儿童的关爱,让社区成为孩子们最温暖的港湾。
陈利,步履不停,她把社区角落走成爱的地图。俯身倾听稚语,伸手托起星光,用耐心缝补童年裂痕,以陪伴浇灌心灵荒原。没有惊天壮举,唯有细水长流的守护,让每朵祖国的花蕾,都在呵护中向阳而生。
来源:儿童福利科
编辑:秘书科
一审:黄英
二审:宋堃
终审:袁建平
附件: